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优质服务“沉到底” 群众就医“不跑路”——兰州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侧记

2021-06-15 10:44:08 智能朗读: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铁梁

病有所医,是群众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

面对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的情况,群众看病就医常常面临“三忧”:一忧医院远看病难,二忧看病贵治不好,三忧服务差手续多。

“十三五”期间,兰州市紧紧盯住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这个关键,持续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提升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项项贴近民心、便民利民的举措,让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看病就在家门口

5月17日下午,70岁的潘阿姨来到五泉铁路西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她最近有些感冒,按照医生的指导,很快被安排输液。

“从家里走到这儿,顶多10分钟,很快看了病,输了液。要是到大医院去,排队等着不说,更怕交叉传染呢。”潘阿姨说道。

走进五泉铁路西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急救室、彩超室、放射科、母婴室、心理咨询室、中医诊疗室等一应俱全,该中心拥有先进的生化分析仪、放射科DR设备、彩超、心电图机及设置中医馆,可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各诊室、病房宽敞明亮,卫生间干净整洁,候诊区座椅舒适,环境雅致安静,全无拥挤和嘈杂,病人安心就诊、休养。

像这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兰州市已有59家,同时全市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195家,乡镇卫生院62家,村卫生室661家,织就了一张密密的“健康守护网”,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就医环境全面改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专家“问诊”在身边

家门口看病方便了,但没有专家医生坐诊,病能看得准、治得好吗?

“每周二、周四,我们都会组织各科室疑难杂症病例,与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展开会诊。”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旭涛介绍,“借助分级诊疗系统平台,病人病历实现共享,专家结合病人病情提供具体诊疗方案,我们具体实施,群众不用跑路就能享受免费会诊。”

如今,兰州市已经实现了远程医学信息平台上联省级医院,下联基层医院,在市、区县、乡镇三级医疗机构100%全覆盖。截至目前,兰州市所有公立医院均可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已累计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4086人次,全市基层就诊率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县级医院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上下联通”的桥梁作用,县域就诊率和下转病例数逐年提高。 与此同时,全市智慧医疗再提速,2020年,兰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居民电子健康卡首发,发卡数量占全省第一,门诊预约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

健康守护不间断

“您患有高血压,平时一定要减少盐分的摄入,每天食用油也要控制,建议您控制在25克以内。”五泉铁路西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子蕴正给她负责健康管理的辖区居民汪阿姨耐心讲解合理膳食方案。

62岁的汪阿姨前段时间血压一直不稳定,李子蕴就增加了随访频次,上门帮测血压,指导用药,邀请汪阿姨参加慢病专题健康讲座,帮助汪阿姨控制血压,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兰州,基层医疗服务已从基础诊疗拓展到向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目前,兰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群众提供着全方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0至6岁儿童健康保健检测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工作。

“网格化”管理已成为常态。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协调,按包干的形式共同完成网格内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和健康人群宣教工作,全方位为居民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团结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打造了一支具有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5人组成的康复团队,针对老年人、慢病患者、残疾人进行规范化康复训练,成为兰州市首批建有现代康复治疗的社区康复中心。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持续推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融合服务,不断优化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的基层诊疗和健康管理流程,努力增强服务实效,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对健康需求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兰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杨海霞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东 严存义 薛 砚 刘 健

来源: 甘肃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