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记忆

2021-01-11 08:56:48 智能朗读:

1月10日,迎来了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节日。这不仅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更是一种仪式,给平凡日子赋予的深厚意义,这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警察队伍的关怀与期望,也是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公安工作寄予的厚望。

从警无悔,初心不变。回首从警生涯中所经历的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成长路上的一次跨越,都是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

“40后”民警

我见证了第一代身份证诞生

我1970年参加公安工作。工作之初,我被分配到兰州市公安局治安处。1984年,治安处重新划分,成立了治安支队和户政处,我开始在户政处负责户口管理和农转非工作。多年来,治安和户政两个部门分分合合,我始终没有离开过。

1985年,市局筹建身份证科,为1986年6月集中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做准备,我有幸参与其中。当时为了圆满完成这项工作,我们跑遍了兰州市三县五区,核对户口、校对信息。工作之初,一些群众不积极配合,进度很慢。通过说服动员、片警做工作、宣传相关政策,慢慢地效率高了起来。山区相对城区身份证信息核对工作难度大,群众需要到指定照相馆去照相,一些偏远地区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条件,我们联系相关部门,设置了很多临时照相点。除了照相,核对信息必须见到本人,那时候交通不便,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回家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有一次,我们前往永登县七山乡核对信息,到村上后发现很多村民不识字,也有无法证明身份的孤寡老人。为了方便群众,用土办法——“三对面”验证法,也就是在本人、直系亲属和村委会等相关单位三方验证下,由本人当面认证、亲属或相关单位代签。这一办法,在一定程度了解决了当时农村办理身份证的问题。后来,一位群众跟我说,那一年国家办理身份证,他父亲照了这辈子唯一的一张相(片),非常感激。现在是第二代身份证,第三代身份证也不远了,身份证办理先进了,更方便了。

2002年,我提前退休,但心里还是非常关注公安工作,尤其是干了一辈子的治安户政工作。50年风雨兼程,把警服穿进了心里,我想我做到了忠诚不变。

兰州市公安局退休民警 牛耀宗

“70后”民警

特殊的一年:扫黑、战疫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从警生涯最为特殊的一年,也注定将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年。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的时候,我和扫黑专案组的战友们正分组驾驶着绑了防滑链的警车紧张地奔波于甘南、临夏、定西、平凉、陇南和天水14个看守所进行春节前最后一轮讯问。经过艰辛摸排和蹲守,大年初一下午,我们专案组将潜逃了三个多月的一名涉黑逃犯抓获归案,仔细搜查住所并讯问取证后直接送看守所羁押,没有要求做核酸检测。

1月26日,也是大年初二,疫情形势陡然紧张起来。单位通知所有警察一律取消休假尽快返岗工作,分班分组战斗在卡点执勤、巡逻防控、打击犯罪以及配合卫健部门开展数量庞大的流调工作。我们侦查办案的模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彻底颠覆了我在刑警支队工作16年来的认知。看守所收押政策从疫情初期的“只出不入”,到后来“单独隔离14天再入号室”,看守所隔离间“一间难求”。每一名需要关押的犯罪嫌疑人都要做核酸检测。在看守所提讯的时候,民警需要穿防护服、戴口罩、护目镜、手套、脚套,全副武装得像“生化战士”,还要隔着玻璃用对讲机问笔录。

这一年,疫情影响了我们的办案方式和节奏,但影响不了党中央部署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心和信心。2020年9月,经过长达16个月的艰苦侦查和取证,我们专案组侦办的2起涉黑专案陆续进入审判环节,107名犯罪嫌疑人先后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我从每天负责接报警数据监测的同事那里得知,自从2019年以来,半夜三更酒后打架闹事的警情大幅减少了,我们的社会治安防控网越织越密,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天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赵智彦

两代警察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他们是家人,亦是同行。正是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她勇敢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康县公安局的马生彩、马玲父女两代警察。

参加公安工作的30年,是我人生最为宝贵和难忘的岁月。我曾担任刑警大队长八年时间,那时候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但丝毫不影响我们那一代人的工作热情。1984年,成功了侦破轰动一时的“金盒子”团伙诈骗案件,该案涉案资金高达六万余元,在那个年代可谓是一笔“巨款”。我们辗转十几个省、市,共抓获犯罪嫌疑人三十余人,我因此荣立个人三等功。

也许是受我的影响比较多吧,女儿从小就立志要当警察。让我欣慰地是,她现在也是一名人民警察。我希望以前没有做完的事,由她来代我做;还没有走完的路,让她来替我走。

康县公安局政委(2010年退休) 马生彩

让我选择警察这个职业的动力来自于父亲。我从小在公安局大院长大,最爱听警察抓坏人的故事,所以当警察一直是我的梦想。2005年,我参加全省警察公务员招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正式警察,终于如愿以偿地穿上了那身问我最爱的警服,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自从到康县公安局工作以来,老爸坚持让我从最基层做起,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全都离不开老爸的监督、教育和支持。老爸对我在工作上的要求,比对别的民警还要严厉。我虽不是男儿,但我也要像老爸那样,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扛起肩上的责任,让老爸放心,让组织放心!

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 马玲

一线“老黄牛”

交通安全“老管家”

从金昌路到静宁路,不管是行人还是驾驶员,都能在一天当中遇到他好几次。不论是指挥疏导或是勘查事故,他认真细致、耐心专注的状态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城关大队三级警长马骁。

千百次手势不停重复,万千声嘱咐安全出行,身着警服,两鬓斑白的他一干就是28年。28年里,不管是白天黑夜,他始终坚守在公安交管一线,用心守护着大家的出行平安。在岗一分钟奉献60秒,是马骁对工作的承诺。他是受同事爱戴的“小马哥”,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更是辖区交通安全的“老管家”。

马骁的足迹遍布辖区大街小巷,无论雨雪纷飞还是烈日炎炎,虽已两鬓斑白,但他从不因年龄、资历的增长而有丝毫懈怠。他对辖区每一条道路的名称、走向、标志标线、公共服务设施、单位、企业、学校、医院,以及风险隐患路段等,都能如数家珍。对每条道路的交通流量,车辆放行模式,交通拥堵点位处理,更是了然于胸。在每天的早晚高峰来临前,马骁总是提前到达最拥堵的十字点位进行疏导分流。在每一次的集中整治行动中,他更能根据每条路段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特点进行布岗,是出了名的“活账本”。

马骁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耐心细致对待每一个违法当事人,28年来没有收到任何一条关于他的投诉。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公安系统先进个人,先后被评为“兰州市人民满意交警”和“兰州市优秀人民警察”,并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文/图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