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种下团结林 画下同心圆 红古区积极探索“跨省联创”新模式 着力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04-15 08:55:50 智能朗读:

民族团结一家亲

4月,红古区窑街矿区各民族群众共植团结林,这里种植的松柏树有胳膊粗了,绿荫遮幽径,成为群众的休闲地。林中有廊,是红古区民族文化长廊,全长90米,集中展示了56个民族文化和特色习俗。

团结林里春意闹

4月14日,记者走访此处,窑街街道党工委有关人士介绍,这座民族团结林按照“林中有园,园中有林”设计主题由红古区投资6400万元建设,规划面积2553.47亩,其中,各族干部群众义务植树造林2253亩,旨在进一步加强各族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红古区全区总面积567.66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人,有汉族、回族、满族、东乡族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9.4%。

连年来,红古区把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作为十分重要且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依托红古位于兰西城市群主轴中间节点的区位优势,提出以“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跨省联创先行区建设为统领,紧扣“十大工程”目标任务,抓实“十个共同”创新内容,打造出100个创建点,服务好全区万名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全社会参与创建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一十十百万全”创建思路,持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全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展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向心力。

“五个指头”齐连心

今年红古区委统战部印发该区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重点任务被详细分解为聚焦跨省联创引领工程,拓宽民族团结事业新格局;加强宣传教育引领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文化认同引领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共居互嵌引领工程,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生福祉引领工程,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五大板块。

画好同心圆,该区广泛吸取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红古区委党校在中共党史陈列馆《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的基础上,增设民族团结单元,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元素建成了红古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接待来自甘青两省以及各市、县的各族干部群众6万余人参观学习,打开了“甘青民族团结一家亲”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喜人局面。2020年5月,这一创新基地被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委命名为第一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红古区委党校有关负责人说,该校发挥干部培训主阵地优势,把民族法律法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的教育纳入到各类培训班课程,讲好红色故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讲好兰州、红古的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助推兰州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

唱响主旋律,红古区华龙街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以“一引领八融合”为工作主线,全覆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建与创文工作互融,充分发挥道德讲堂、家长学校作用,扎实开展学习模范、树立典型、文体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与食药安全互融,创建与平安建设互融,创建与环境整治互融,持续推进老旧楼院环境卫生整治、环境保护、全域无垃圾等工作,积极配合住建部门加快推进老旧楼院移交城关物业管理进度,努力改善各民族群众的生活环境。

播下“金种子” 隔河再“结亲”

红古区窑街团结路学校有汉族、回族、藏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满族等7个民族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8.1%。红古区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和主题班队会活动,利用班级文化、课外活动等方式播种民族团结进步的“金种子”,主题班会中,各班以“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感人事迹”、“感恩祖国”诗歌朗诵、多彩的民族风情、歌曲和舞蹈等形式进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携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探索“跨省联创”新模式,合力打造创建新品牌。双方共同发起“顺应河湟儿女民族团结新期盼、谱写川海同城一体发展新篇章”的倡议书,动员河湟两岸各族儿女共同坚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命线、共同唱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通讯员 汪文浩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