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幼救治罕见溶血性尿毒症孕产妇
紧张救治
近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症救护中心又一次将一名危重孕产妇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这是一位罕见的溶血性尿毒症患者,她的成功获救得益于该院危重孕产妇急诊急救一体化绿色通道的畅通和多学科医护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体现了妇产科重症救护中心围产期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救治方面处于我省领先水平。
“您好,这里是兰州新区人民医院,我院一位23岁孕妇王女士初步诊断为重度贫血,情况紧急,需马上转往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幼妇产科重症救护中心副主任左坤接到兰州新区人民医院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安排科室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直接入住医院妇产科重症救护中心(MICU)。
王女士入院后,主治医师成星详细询问病史,查看患者时发现其精神萎靡,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同时导出酱油色尿液200毫升……鉴于患者病情危重,相关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详细诊疗方案。
刘晓丽主任团队一边纠正患者贫血问题,一边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患者于入院当日顺利分娩,产后出血约300毫升。检验结果提示,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病情进一步加重。凭着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临床经验,刘晓丽与左坤一致认为王女士为罕见的溶血性尿毒症。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必须采用血浆置换以清除病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保护器官功能和纠正凝血异常,多学科讨论后决定进行血浆置换+肾脏替代(CRRT)治疗。经MICU全体医护人员120个小时不间断地守护和专业治疗,患者尿量逐渐增加,溶血无进行性加重,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目前已康复出院。
刘晓丽介绍,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微血栓类疾病,患病率约为一百万分之七,常见于产后,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该病预后不良,且早期诊断困难,孕产妇死亡率极高,是产科领域的一大难点性问题。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识别和血浆置换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责任编辑:王旭伟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