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财经新闻> 正文

夜市里的摆摊青年:生存与生活的“协奏曲”

2023-05-18 08:49:07 智能朗读:

“夜经济”点亮“夜金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抓住鼓励外摆经营的这波红利,“涌”向“摆摊圈”,掀起摆摊“新浪潮”。这种低成本低门槛的创业方式,对摆摊的年轻人而言,一头连着生存,一头连着更自由更开放的生活心态。用宏观的“放大镜”看,小摊位也有大能量,推动着经济、就业、文旅“破圈”新发展。

1 “取经”归来烤苕皮烧肥肠

下午五点半,轰隆隆的小推车声由远及近,一群身穿白色厨师服的摊主像灵活的鱼儿一样,瞬间从下水巷、贤后街涌入大众巷,找到自己的位置、铺好防油的地毯、打开独立的电箱、升腾起各自的烟火,头顶的点点灯光闪耀成一片“银河”,属于新光夜市的繁华即刻被点亮。

几个月前,27岁的张旭强“狠狠心”租下了夜市打头的“C位”摊位,卖烈火肥肠。“以前在饭店打工,每月挣五、六千吧,后来在成都专门学了这门‘手艺’,就在夜市租了个摊子,自己给自己打工。”张旭强把串了大葱的卤肥肠一一摆出来,又加热好自己面前的铁板,等着顾客盈门。“生意淡的话一天卖五、六十根(肥肠),‘五一’假日期间每天得准备两百根左右。”自己干,怎么都不嫌累,他笑言“充满了拼劲儿”,有时候一天就挣一两千的流水,他知足。

在西固区先锋西路五一夜市摆摊的小李,去年刚大学毕业,他也是特意在外地“取经”学了烤苕皮和冰粉后,才在兰州摆摊。“白天有其他工作,晚上就出来摆摊”,他把摆摊当作“市场调研”——观察了夜市周边的学校、单位、居民楼,了解了这条夜市上所有的食品加工摊子,最后选择了从烤苕皮和冰粉入手试试。“这里的摊位不收费,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给我这样的年轻人提供了敢想敢干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寻找生活热情的机会。”

2 小店+小摊挣钱“双循环”

一场骤雨后,初夏的夜含着凉爽的风,把西北之“醉”里的喧哗带到了更远处,也让灯火辉煌的吾悦广场看起来更加热闹。开业第二天,这里的生意还不错,虽然还未到啤酒广场的消费旺季,但茶里啤酒花园的上座率已经接近40%,老板姜勇热情地聊起自己的生意。“以前在城关区经营过啤酒生意,但规模没有现在大。今年在吾悦广场的外围广场租下了一间酒水外卖店,后来得知政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外摆经营,就和商场、城管部门又沟通联系,把小店扩出来做成啤酒花园,现在大概有500平方米的规模。”在啤酒桌前穿梭,姜勇更期待盛夏的到来。

让小店出摊再“出圈”的,还有甘肃农业大学里的讨喜甜品店。他们热衷于参与各种后备箱市集,把小店“亮”出来,“中天健广场、吾悦广场的,都参加过,”最近一次出摊的负责人是店里的年轻小伙王箫翔。摆摊经验丰富后,他们在摊位设计、食品安全、商品种类上都积累了一点经验。“哪怕是个后备箱延伸出的小摊,食品安全也不能忽视,手作的芋泥、甜点都放在可视的小冰箱里,招牌上除了写明亮点商品,还可以加点个性文字,主打一个‘感情牌’,吸引年轻人们注意。”王箫翔觉得,政府鼓励外摆经营后,对学校里的小店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学校的寒暑假、节假日期间,我们就能在外面的各种市集摆摊,实现挣钱‘双循环’,半天的收入大概就是五、六百吧。”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文瑞 文/图

来源: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