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25个街道文化馆分馆邀您家门口品尝文化蛋糕 城关区居民群众有了乐呵地儿

2019-08-12 00:00:00 智能朗读:

跳广场舞

跳广场舞

吹锁呐

吹锁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杨晟途文/图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星期六的上午,当大部分人在家享受难得的安静时,酒泉路街道文化馆分馆里却很热闹,来自街道辖区两个艺术团的合唱队,轮番上台排练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节目,一首接着一首,唱得格外起劲。

    唱歌可以排毒养颜,跳舞可以强身健体,弹琴可以陶冶情操……近几年来,似乎唱歌跳舞已成老年人放声高歌、健身锻炼享受美好生活的必选项目。然而不少人由于没有固定场地,只能在公园广场里“打游击”。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总分馆制模式给文化馆带来新的生命力。自去年在3个街道试点建设文化馆分馆,至今年6月底剩余22个街道都建设分馆,并于7月举行城关区文化馆街道分馆授牌仪式,标志着该区25个街道文化馆分馆开始启动运行,通过下沉艺术人才,统筹安排活动节目,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的文化馆里,尽情地品尝“文化蛋糕”的美味。

    无固定场地唱歌跳舞到处“打游击”

    今年66岁的陈忠老人自10年前退休后,爱唱歌的他便加入社区老年人合唱团,开启“老年艺术”生活。

    过去多年来,由于所在社区没有活动场馆,他们为合练节目到处“打游击”——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唱歌场地。陈忠老人说,每次排节目,合唱团要么去公园“抢地盘”,要么被居民们赶得“到处跑”,虽说没那么严重,但总感觉很狼狈。

    陈忠告诉记者,他们的合唱团有三四十人,大家也都会几样乐器,如笛子、二胡、扬琴、板胡等。“由于小区管得严,刚刚吊了个嗓子,就会有物业来赶:你们换个地方吧,不然居民会投诉,这里不让唱歌……”陈忠老人笑着说,大家只好拿着音响设备,到别的地方寻找聚集点。

    “大家都已退休了,总不能无所事事。聚在一起能有个共同爱好,生活也会过得充实一些。虽然没有固定场地演练,但每天的活动都有安排。”与陈忠一起唱歌的老赵补充说,合唱团的老伙计们为持续追求兴趣,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难也没想过放弃。就是一句话儿,只要身体健康,一直不会放弃。

    “但不管怎么说,大家心里还是盼着有个固定场所,每天不必为找唱歌跳舞的地儿犯愁。也盼望着有一天,能登上‘大雅之堂’。”好在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在基层推行文化馆总分馆制模式,给文化馆的建设带来新的生命力,喜欢唱歌的老人也因此迎来了春天。

    文化馆分馆居民家门口的“精神食粮”

    “这么大的多功能厅,看书、弹琴、按摩,想干啥都行,就在家门口,比外面的高档休闲会所可强多了。”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刘大妈从城关区文化馆火车站街道分馆出来,对分馆环境和设施赞叹有加。

    据介绍,城关区从2018年起,按照文化馆分馆建设计划,完成了酒泉路街道和火车站街道、皋兰路街道三个文化馆分馆制建设,试点投入240万元资金支持,采购数字图书借阅机送到各街道。那么,何谓文化馆总分馆制,是指“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服务点”运行模式,区文化馆处于核心地位,辖区各街道建成的分馆成为总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基层若干服务点(如社区)成为分馆的延伸或补充。

    按照城关区文化馆要求,火车站街道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地,专门打造的分馆占地400余平方米,包括多功能厅、健身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街道所辖6个社区,均设有各自的活动室,其中红山根东路社区还建有舞蹈排练室和亲子活动室。这些活动室的建设,吸引了众多辖区居民的参与。尤其是在街道文化分馆开馆后,各社区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证“小活动天天有、大活动月月办”。

    火车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文化分馆馆长王立芳介绍,街道辖区共有文化团队6支,人数达到400余人,每年组织各类文体活动10余场次。这些团队在街道社区带领下,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分馆遍地开人人都可尝“文化蛋糕”

    目前,城关区完成剩余22个街道文化馆分馆建设,也意味着全区25个街道全部建成文化馆分馆。

    雁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柴亚玲,也担任该街道文化馆馆长一职。她说,街道已打造一间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用于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随后街道将整合各社区的文化资源,比如艺术团队、优秀老师、文化活动场地,争取每月定一个主题,开展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生活。

    街道文化馆遍地开花,旨在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参与文化活动,品尝精神盛宴。城关区文化馆馆长刘芳介绍,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就是凝聚共识,明确建设目标,其意义体现在统筹功能发挥层面上。总分馆运行中,对区域内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各类活动,包括器材设备调配、送戏下基层、文艺创作、文艺辅导等,将优质文化活动内容向基层开展,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

    那么城关区有哪些文化资源?刘芳告诉记者,目前在城关区文化馆注册的歌唱团、舞蹈队等团队已经达到200余个,人数多达5000余人,年龄从五六岁到七八十岁不等,都是文艺爱好者。除了有大量的演艺人员,还有5000余名文化志愿者。从事文化志愿者工作10年的牟涵说:“以前开展过多次公益文化宣传,如今全区25个街道都建立分馆,会吸引更多的文化志愿者参与,开展文化服务丰富居民的生活。”

    方便老百姓配备25台数字图书借阅机

    与此同时,记者还从城关区文化馆了解到,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成熟完善,为服务群众生活,促进全民阅读,推动文化惠民,城关区文化馆向25个街道文化站配送了数字图书借阅机,这是该区进行总分馆制建设后向街道配送公共文化设施。

    据介绍,此次配送的数字图书借阅机共有电子图书3000册,涵盖经典名著、时政军事、文学艺术、生活保健、亲子育儿等内容;还提供了包括《读者》《三联生活周刊》等独家合作刊物在内的200余种电子期刊并及时更新,实现触摸屏浏览和移动设备阅读的无缝对接。同时借阅机还实时更新100余种全国主流报纸的电子版,方便居民群众在线阅读。

    “数字图书借阅机操作很简单,群众只需到就近的街道文化站,再用手机在借阅机上扫描图书二维码,就可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和杂志到手机中浏览。”该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借阅机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数量的限制,不仅能为读者随时随地阅读提供便利,而且能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也就是说,只要您有空闲的时间,打开手机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进行阅读。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