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党建引领多元参与 城关区三社联动让社区治理有温度

2019-08-02 00:00:00 智能朗读:

酒泉路街道办事处主题党日活动

酒泉路街道办事处主题党日活动

社工在行动

社工在行动

青少年课堂手绘帆布袋活动

青少年课堂手绘帆布袋活动

畅家巷社区楼院提升改造居民协商议事会

畅家巷社区楼院提升改造居民协商议事会

“汇聚幸福和合之家”项目推进会

“汇聚幸福和合之家”项目推进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关键是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近年来,城关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紧紧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一目标,结合实际走出一条在党建引领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治理之路。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融入到社区治理之中,发挥社会工作在提升居民参与能力、拓宽参与平台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社区活力,努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城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治理创新,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多元化创新服务路径及模式。2015年,酒泉路街道、白银路街道率先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思路,开启了城关区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实践。2017年起,区民政局争取省市资金400万元,选取5个社区开展“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在社会组织培育,居民骨干培养,志愿者队伍建设,老年人、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效果逐步显现。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创新党建载体,做强党建品牌,驱动社区治理高品质、精细化。城关区各街道适应城区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积极主动树立城区大党建理念,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推动建立“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新机制。酒泉路街道以区域化党建为统领,积极集结辖区内党支部资源,“党员干部进社区,志愿服务作表率”,群众的事靠党员,群众的事有党员,群众的难题靠组织,通过集结,为辖区居民对接资源,居民的“鸡毛蒜皮”的事有人管,居民的大事更有人管,为群众解决了无数件“头疼”的事情,同时为辖区群众开展120多次志愿服务,服务8000余人次,得到辖区单位和居民的高度认可,逐步在居民心里吹响了“党建集结号”,谱写街道党工委、辖区党组织及居民个体群策群力的“协奏曲”。白银路街道正宁路社区通过“三社联动”试点工作,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定位,通过组织纽带、情感纽带、利益纽带,探索出以党组织引领为核心,以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以及行业领域为支撑的“党建共享家”社区治理新路子。临夏路街道以“党建联盟”为载体,整合资源、聚焦共治,开展“鲜花送祝福”“一碗粥系千户情·暖万家心”等活动,惠及居民8000余人;开展“我参与我奉献”、“学家训、立家规、树家风、传美德”等文化服务活动,500余名党员积极参与;设立“基层微治理”项目改造老旧街巷、老旧楼院和供暖管网,提供应急演练、禁毒、扫黑除恶等主题宣传活动,覆盖群众5万余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构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开创社区治理新局面。以人才培育为突破,补齐发展短板。近年来,随着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已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城关区加大力度补齐短板,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养好、服务能力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当作重中之重,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摆在城乡社区治理的突出位置,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积极邀请省内外社工专家、知名社工人士来城关区为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区委和区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分管领导,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各社区居委会主任,进行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培训;开展全区持证社工继续教育培训、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等,仅2018年至今,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全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学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2019年报考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等级考试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达到500余人;通过实施“三社联动”试点项目,一大批80后、90后专业“社工”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为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组织辖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学习、通过联席会议、专业督导等多元化的途径提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服务居民的意识和能力。随着“三社联动”试点工作不断推进,试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与专业“社工”联动开展社区服务过程中,把学到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念、价值观和方法,主动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平时牢记开初愿百姓终能伴你前

    畅通居民议事渠道,让居民逐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随着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镇化进程深化推进,人口流动性加剧,潜在的社会风险越来越多,居民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对此,城关区各街道积极探索居民议事的不同机制。

    建立诉求征集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改善社区硬件环境,建立温馨舒适的“畅谈客厅”,让居民到这里说说心里话,诉诉苦,谈谈家长里短,逐步成为社区与居民议事,了解居民真实诉求的好地方。建立诉求回应机制,对于来自居民的声音,及时回应,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社工与楼院长配合,每一年都要开展扎实的需求调研,项目“社工”入户3000多户,通过专业手法了解居民诉求,楼院长及时解决或者上报社区解决。主体权利行使机制,建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社区居民是“三社联动”试点工作最直接的受益群体,特别是在各试点社区,“社工”通过扎实的需求调研,确定服务内容,提供的专业服务深受社区居民认可和接受,在服务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先后有50余名社区居民成长为社区服务骨干,承担起服务社区的重任。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社区内生力量的培养、增能、赋权,使更多的居民主动参加社区活动,让广大居民不仅是社区服务的享受者,更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专业服务提温度居民感受倍温馨

    打造三社联动服务品牌,社区治理见成效。各街道结合居民需求、社区资源优势等,探索社区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按照“一街一品牌,一居一特色”,外树形象,内接地气,给居民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同时打造出不同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服务品牌。

    “和美街区”是酒泉路街道居民对自己所居住地的评价。近年来,酒泉路街道按照一条街巷一处景,各条街巷景不同的特点要求,打造了样貌不同、韵味不同、景致不同的各色小巷。背街小巷虽小,却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路;背街小巷虽窄,却是关乎居民日常出行的民生路,背街小巷不仅“颜值”有担当,也为居民畅通舒心回家路,更是为打造精致兰州贡献力量。

    团结新村街道天水南路社区是“党建型、服务型、平安型、团结型”的社区,2018年开始,街道集全力以坚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围绕服务抓党建,以人为本促和谐,打造“小能人”加油站品牌,引导社区居民家庭了解社区,服务社区,开展共建活动,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2018年,畅家巷社区成立“毛大姐调解室”,面向居民招募志愿者,在每个单元设立居民信息员,建立居委会、小区、单元三级调解机制,以便将发生在社区内的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调解室成立至今,一直保持着100%的调解成功率。

    正宁路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共享集区”,社区内30多个辖区单位及志愿者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剪、法律咨询、绿植等多项服务;曹家厅社区“社区义集”扎扎实实为居民提供服务;张家园社区通过阵地+平台+载体的方式引进的“凤翮筑梦”书屋项目,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专业社工为智障儿童提供服务,组建志愿者为辖区群众服务;皋兰路街道“餐饮服务”“医养融合”“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五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一批政府搭台、社会组织运营、社会力量参与、居民群众受益的品牌服务。

    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激发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可持续良性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既是开展“三社联动”工作的依托,又是满足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载体,更是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城关区部分社区通过社区公益创投、社区微基金等方式,引进成熟的社会组织,同时培育辖区内自组织,为他们提供小额项目资金,专业社工鼓励和引导自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助服务,自我服务,志愿服务等等,通过两年多的时间,成功孵化社区服务型、公益性、互助性等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40余家,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1个。曹家厅社区“青松志愿服务队”自愿服务有需要的困难居民,天水南路社区“秦腔艺术团”义演进社区,场场爆满,正宁路社区“文艺联合会”主动进入居民院落、进入居民家庭,直接提供服务。

    特别是在近两年,社区中不断涌现出由居民领袖带领建立老年协会、模特队、文艺队、园艺组、厨艺队、社区救援组织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自组织,一个个社区自组织的成立,引导和激发了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实现“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居民从“生人”变成了“熟人”,得到居民的充分肯定和热议。社区自组织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关心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居民参与意识逐步提高,同时居民的各种社区活动开始项目化,项目开始组织化,形成居民自我服务长效机制,为社区可持续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