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尕怂的诗意与乡愁
花衫子,小圆墨镜,再配一把三弦儿,哼唱着带有西北黄土气息的乡土小调,这就是咱们甘肃民谣歌手张尕怂。不久前的央视七夕晚会上,他的一首《问情》将流传在临洮一带的“缸盖缸”搬上舞台。众多网友评价说:“这就是文化魅力、文化自信!”
张尕怂现在有多火?他频频出现在各类晚会和综艺节目中,并能带来巨大的流量。一个月前,《读库》主编张立宪组织了一场直播,张尕怂和老狼、叶蓓、许知远等人把酒言欢,近一百万人线上观看。张尕怂用宾馆房卡弹着三弦,把混响调到最大,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据说,那晚,张尕怂一个人干掉了七两白酒。
“尕怂”这个词,在甘肃方言里,带了几分戏谑和调侃,而张尕怂把他的名字解构了,他说这两个字拆开是“乃小,从心”,意思是能永远是小孩子,并跟着自己的内心走。他十几年来,为了西北民谣苦苦“寻根”,采风收集学习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的各类民歌,包括秦腔、花儿、社火、孝贤等,将其融会贯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黄河尕谣”。
去年,由于他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中的杰出贡献,张尕怂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为“乡村振兴人物”。
在张尕怂的方言音乐里,有说书人的属性,并带有浓烈的故事性。而在种种酸甜苦辣的讲述中,又不乏睿智,并融入很多对生命的理解。回顾这些年的创作之路,张尕怂形容自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巨人”就是自己的家乡。眷恋着甘肃黄土地上春夏秋冬,并把这时而深沉厚重、时而俏皮灵动的甘肃乡土文化唱响大江南北,这也许就是一个民谣歌者的所承载得诗意和乡愁。
责任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