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美丽乡村记者行 桃果经济火起来 带动乡风更醇美 ——安宁区“美丽乡村”红艺社区见闻

2021-09-30 08:38:16 智能朗读:

红艺社区老人

9月17日,我市“美丽乡村记者行”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安宁区红艺社区。

这个社区的前身,就是该社区居民习惯所称的红艺村。安宁是城乡一体示范区,为我省第一个完全撤销乡镇和村级建制的城区,2011年,该村改制成为红艺社区。秋日时分,正值晚桃成熟,这座置身闹市外的村落,能把一个矜持的大人,变成馋嘴的孩子,舌尖上品怀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乡愁。

这个社区,是安宁区目前现存的涉农社区之一,被誉为钢筋水泥丛林背后留存着的“后花园”。提起来它的名字,大家或许会感觉很陌生,可如果把它跟“白凤桃”关联起来,相信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没有舌尖上不回味出甜味来的。这里,正是陇货精品“白凤桃”的原产地。

当日,记者跟随该社区退休的老书记朱虎祖逛桃园。从树上随便摘一颗桃,大概就有一斤重,吃不吃都不重要,单闻一闻桃果里头散发出来的独特甜香味,就叫人陶醉。老朱说,你们来迟了,现在树上挂的全是晚熟的桃。白凤桃,全都采摘完了,坐上火车、飞机去了全国各地。

红艺社区650户人家,2043人,现有承包地1030亩,其中桃树960亩,葡萄40亩,花卉30亩,还有林林总总的枣树,盘踞在田埂上,结着稠稠密密枣,一竿子捅上去,打得人脑瓜疼。世世代代的红艺社区人,务劳着这一茬林果庄稼,穷不下,富不起。近年来,伴随着土特产品的吃香,红艺社区的居民们致富有了抓手,他们把精心伺候的桃果装箱,发快递,远销到全国各地,一年赚来十万八万的收入,扬眉吐气,走路、干活都有了风声。

该社区居民张双成,跟老伴种植了一亩二分地的晚桃,中秋佳节恰好上市,路边摆摊,瓜果两头俏,一斤桃子卖到18块,一年下来能见6万余元的收入。“到哪里去打工呢,就守着这几颗摇钱树舒服。”老张说。他说,孩子们各有各的成就了,他们种惯的田,再不瞎折腾,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

桃果经济带火了当地的农家乐,农闲之外的红艺社区人,自家小院里八仙桌一摆,来的都是客,夏天的时候,一桌难求,排队等候。当地的农家乐“珍珠港”的老板娘介绍说,展开竞争的农家乐,现在78家,家家菜品都不复杂,无非地方口味的农家菜,大家还真不挑剔,登门来休闲度假的人踏破门槛,临走不忘带走亲手采摘的各色新鲜蔬菜,为农家乐添来数十万元的进账,助力家园故土成为周末近郊游的网红打卡地。

乡亲们日子好过了,自然把自家小院打扮的清清爽爽,门头房檐也拾掇的体体面面,让城里人走进来惊呼“别墅”。该社区副主任柴鑫介绍说,2020年,经市、安宁区农业农村局审核批准,红艺社区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并下拨专项资金100万元。

连年来,该社区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努力实现“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目的,提高村庄硬件设施条件。实施了红艺村庄进行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项目,该项目位于红艺村内,对原有三纵三横的村庄道路进行道路硬化,并增设雨污分流管道,对原小广场混凝土地面上加铺条型砖,并对临街墙面进行提升改造,设置座椅,对给水用户井和污水检查井提升改造工程、增加一座仿古牌坊门。

这些项目,目前全部竣工,走在该社区村头的小广场上,看见文娱场所宽敞,体育器材俱全,倡导乡风文明的宣传画跃入眼帘,居民闲庭信步,抑或三五扎堆,谈天论地,其乐融融。80岁的许桂英老人,婴儿车里面推着重孙柴尚成。记者打趣说:“您都成80后啦,还带重孙,让孩子妈妈自己带啊。”老人更风趣地回答说,不带娃,不给油饼子吃。她说,她的孙媳妇,正在家里烙油饼呢。硬朗的她,每天的事干,就是娃娃推出来,在小广场上“放放风”,自己含饴弄重孙,老有所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