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金城 非常视点 科教 财经 文化 时尚 金城画廊 旅游 车楼 健康 饮食 奇石书画 城市服务
 
 
  焦点 | 关注 | 女性 | 时尚 | 健康 | 非常视点 | 互联博录 | 晚报西部 | 聚焦兰州 | 城市记忆

松托三千年大梦,拿云写意;
墨洇九万壑青山,醉眼倾心。

--论李青松草书的内涵美与心境表达

 
   作者:姚迪雄

  三友堂主人李青松先生是一位真才实学,品节自励、心声敦厚不断用勤奋和激情去开拓书道的实力派书法家楹联家。近年来,赢得了许多书法界贤达的嘉誉,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地域性的书法热潮,同道称之为青松现象。

  作为一名得益于国学大师陈立夫、书法大师沈鹏先生亲炙的学人,又经过几十年与古代书法巨擘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黄山谷、米元章、王铎、祝枝山等上下追溯亲近,朝夕乞求、痴情浸淫,加之在诗联界的谦光敏学,字外之功可谓日臻广大。同时,在他的书法创作活动及交流平台上,无不折射出业精于勤的七彩人生光环。拉响了泛舟艺海的远程悠笛,其意义何以低估小瞧。快雪时晴,当其放量。流淌在心头与笔端的书法语言,使神圣的兰亭一序大化出时代的南枝鸟巢。君不见,大量的草书创作同时也包含着带有探索性的试验田,把传统与创新理智的溶于一炉,便构成他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李青松先生的草书天地,透视出“一味松风随写意;三春青草可撩人”的无限生机,更具有“思而取法,法无定法归八法;静以修身,身有化身于一身”的魔变境界。不言而喻,他的草书代表了他不屈不挠的思想性情,即能冲破鸿蒙,又可立基标新。从尝试到创新,像大树拿云,把诗一样的激情寄托于空灵世界。入死出生,是三春小草,披露晶莹,带着希望,可人生意。大道之行,当品其细则。一是不择纸笔,他对书写材料及工具从不倾斜于名牌老店。笔的劲健齐圆,纸的粗厚薄细,以至于自制毛笔,报纸等都要“以身试法”。同时不拘泥书写姿势,或站或蹲,或坐或抑,随遇而书,体会尤多。不同色泽的纸张有各自不同的吸水化墨性情,不同样式的锋芒流韵会写出敢想而敢为的超然境界。二是写自己诗联,扬自家意气。诗词泰斗袁第锐先生曾赠联以勉:“青山常自得;松韵郁灵氛。”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北大东方学教授谷向阳先生赠联:“苍山染墨青松翠;紫气凝毫淡月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一句俗语,也是一句充满富有生命力的名言。古人的诗词名联、警句奇文固然可贵,但你未必能诠释出当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抒发的情怀。正因如此,他在参透古人的心迹后,或自撰、或抄录,肆意挥洒。做到思想、境界、书体、笔墨、布局高度一统。而后化为灵魂,潇洒出尘。这样势更雄,心更畅,品更精。真可谓游于山而情洒于山,书于道而志存于道。三是:“砚田即心田,高潮亦有低潮处;书道如酒道,醉眼何当醒眼时。书写形式与内容的和谐一致,以及幅式大小的变通,墨色变化的张扬,多年来,他不断地追求探索。如草书二十五米长篇巨制,气势夺人,形如古藤神似虬龙,大处落墨,小处动情,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有意中而无为。观其体态,直而不俗,透其心灵,婉转附声,投情切脉。千呼后应,字朴生茂,虚实开化。2008年展出的《古诗十九首》正是这种风格所在。不难看出他的创作心境和高雅艺术语言何等自信,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了一个诗人联家所赋予其笔下的风流世界和欲望,才思如春云出岫,性灵似秋水露珠。他写过十九首长卷之后,其心未平,其兴未尽,随之作五言诗自跋卷后,以了其情而快乎。“古诗十九首,溯源意悠扬。悲韵声声慢,情歌步步长。绝响齐天近,余风满地凉。南技空有叶,世路载余香。违心云带日,遊子与谁商。欲借中天月,重圆两汉腔。秃毫何所恃,
怊怅费思伤。字字千金贵。吾心可愧当。大凡一个有造诣的书法家,通常有一种高远与完美的企求尺度。一幅精美的力作,常常能很好地表达出书法家的这种情感。这是一种有所失而有所求,却又难以明示快捷喷腾的一种情感。正是这样,李青松的书法将不受于他人的法规窠臼所羁绊。在先生诸多的书法创作过程中,以大庭广众为作创背景,似乎更能体现拔高他的艺术风度。一般的书法家只能闭门造车,“躲进小楼成一统”,方可有自己认为好的作品问世,而他却恰恰相反,有借于众目睽睽之奇光,似导电传神,如醍醐灌顶,挥洒奇逸,以吐块垒,把创作的热情一下推上了全新的高度,这也许是他的学养所致。平常观其君,他秉性温润。内向持衡,如展纸在兹,犹如猛士挥剑,创作激情顿生高涨。挥之而就的榜书及长构巨篇确实令人震撼,作品不仅墨象万千淋漓,而且笔势开张,如天马行空。寒猿饮水。草书《前赤壁赋》,结体落落大方,尽显云水风度,线条质感丰富,墨色变化氤氲泱瀼,稳健而不酷板,狂放而不俗野,整体章法布局如江河行地,彩虹舞天。动若万马踏浪;静成一龙稳睡。淡似天女撒花,浓若酒鬼酣睡,有联云:“凭君满酌酒,落墨高处寒。”放浪形骸,形具神生,线条遒劲,或露或藏,劲注石泉泻玉,轻弹炎天飞雪。邀苏子泛舟,“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又如草书《大风歌》奇逸神飞,胆识过人,寥寥二十三字,奏响了“壮士拔山伸劲铁”的豪迈气概,使读者眼前顿觉展开了楚汉相争的悲壮史诗。千军万马滚滚未兮,相忆处,风云叱诧,拔山盖世。八载纵横,时不利,骓不逝,铁板铜琶唱大风。壮哉、悲唉、止不住让人心潮澎湃,倍受感染。

  古人云:“境由心造,”草书是每个书法家用心、会心、写心的最高追求,更是心传于境的无为轨迹。她是我们每个书法家长期演绎的功力所在。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如何超越摆脱单一的形式追求,去用心写心呢?惟其所动,方能聚力活源。李青松先生在这一点上,首先抢占了根据地,设立了置高点,因而解决了他书法表现风格的多样性,有别于他人的同辙性,而实现了他个性凸显的范畴,实属不易。

  “一脉人文凭指点;满纸云烟贵揉和。”书自家诗联,吐自家心声,揉情达意,才觉心里踏实。草而不放,难以张气势,吐而不快,何以掷心声。正像清人刘熙载所云:“书也,如其字,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我们企待着:“松托三千年大梦,拿云写意;墨洇九万壑青山,醉眼倾心。”李青松先生的书法道路一定会更加广阔,更加纯正。

  【姚迪雄:国际书画大师、澳华土著艺术研究会主席、中国马业协会高级艺术顾问、世界名人传记协会终身顾问】

 
    [返回]      
兰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或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社和兰州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州新闻网联系。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媒体公约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兰州日报 copyright ©lanzhou daily lanzhou evening
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批准 编号:甘新办函字[2006]8号
备案编号:陇ICP备12000029号
兰州日报社 设计维护
网站电话:(0931)6132620、6132622、6132625、6132626